一、马云说的IT与DT分别指什么
马云说的IT与DT分别指: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资讯科技)。
DT:data technology(数据科技)。
二、互联网商业的发展?
【电子商务】
说到电子商务就不得不提阿里巴巴,可以说从1999年阿里巴巴的起步开始才真正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的电子商务行业,从这点说,马云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电子商务并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展现给我们的表象那么简单,需要做的都是很高层面的系统建设,具体分为几个层面:
一.改变传统观念
中国人是含蓄而内敛的,对于新事物都是批判性的眼光,很难说服接受一个新的形式。所以说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尤其是做平台面向全社会的普及性推广就更难。但马云做了,坚持不懈的做,扶持商家、投入巨资的宣传推广、辅以自身独到的商业模式得以实现最终目标。在淘宝之前存在的几家电子商务网站,牛X如国际巨头本土化的EBABY都只能面向极少数的社会人群传递,所以淘宝的成功更能证明其伟大的贡献价值和深远的对国家行业社会的贡献。
二.建立诚信体系
网络交易的最大制约就是信任问题,从做企业时的诚信通到现在最大的支付宝,初始动念都是为构建买卖双方的诚信机制而设立的,只有对于消费者的消费资金有了保障之后才能实现交易可能。
三.凸显产品性价比
虽然说截止今天为止,淘宝依然被称为假货的天堂,但毕竟不是全部,并且实质上是有大量的消费者真正体验到电子商务销售产品极高性价比之后才有了后续的持续信任,并最终养成网上购物习惯。
可以说现在电子商务行业如此繁荣都是在上述三大基础层面的系统建设之后才有的,没有这些前提条件的完美解决怎么会有今天市场的真正形成呢?
但高速发展10年之后的电子商务形态也将面临诸多挑战,速度放缓将成为不争的事实,并且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大的变革,这一形态很快就会停滞不前。原因如下:
1.推广成本高
平台强势带来的平台红利巨大,但狼多肉少,所以就需要大量的付费推广,最终实力不济的商家经营压力越来越大之下只能选择放弃。
2.竞争激烈导致信赖感下降
虽然阿里一家独大,但市场的巨大潜力还是让进入者前仆后继,整个行业的竞争也随之日趋激烈,竞争就会手段层出不穷,策划活动的草率之下导致的反悔事件也不少,顾客对此不会表示理解,只会越来越不信任,
3.移动互联发展下的新网购模式冲击
自几款社交软件的异军突起后对于传统电商产业影响还是很大的,尤其是主力基于号称全球最大下载量微信平台的微商。大量传统企业选择进入,更重要的是像当年淘宝一样有大批年轻人愿意选择这个行业。
4.利润降低导致的诸多问题
顾客体验感下降,好的东西并不便宜,便宜的东西粗制滥造,假货横行之下的平台稽查力度加强从而导致成本上升,运营艰难下的运营者出逃。
当然互联网商业的前景还是非常好的,社会大众都已接受,行业逐步规范,各项基本链条构成完善,从业企业实力强大等等都可以力保行业的不断成长。
【移动互联网商业】
可能移动互联网下的商业也应该称为电子商务,但原有电子商务是PC时代建成的,所以当今社会还是习惯将两者做分开来界定。移动互联网兴起以来,历经尝试之下都没有得到大的爆发,直到微信的出现,继而带来2013年微商的兴起,短短两年时间,产值已迅速突破千亿,可以说时下最火热最具话题性的商业形态就是TA。为什么微商会那么快风靡全国呢?总结如下:
1.准入门槛低,不管是品牌方还是从业者,都没有很高的要求,有想法有行动就可能实现;
2.贴近移动互联端最大的社交传播平台微信,客户可见度极高、降低顾客时间成本、提高购买便捷性、改变顾客网购习惯;
3.微商销售的起步是基于朋友圈,亲近关系之间的信任度比较高,所以很大程度的促进了微商的蓬勃发展,只要是用心有策略的从业者的确还是会有非常不错的收益;
4.基本无需外部推广,简单重复的操作方式辅以一些系统的策划与方法就能带来收入。
但是,不可否认的就是微商现阶段受到社会负面评价还是非常多的,问题总结:
1.微商产品的鱼龙混杂、山寨与过度包装的事情太多、生产流程没有严格管控(随意找个工厂就可以OEM),影响消费者的信任度;
2.不规范的操作方式,如暴力刷屏、欺骗式销售、售后保障不力等问题;
3.从业者的准入门槛低就会导致经营方法的缺失、大部分从业人群不是为了做事业而进入,只是被行业的金钱驱动而吸引加入,没有真正的培训打造,更多的激励与持续的鸡血式宣导,大家的推广就是抄来抄去,更不乏欺骗与忽悠,结果就是影响行业的口碑,可以说目前行业基本没有被社会广泛认同的微商品牌;
4.因为现存批发模式的特点,为了保障各级分销商的利润,产品定价极度虚高,造成消费者预期与产品品质的不对等现象。
三、马云身边的十八罗汉是个什么典故?
1999年,在一个叫湖畔花园的小区,16栋三层,十八个人在一间破旧的房子里聚在一起开会,马云站在中间讲了整整两个小时,就这样“忽悠”他们一起来创业。在会中,有一段经典语录,马云将自己的钱掏出来,说,“启动资金必须是闲钱,不许向家人朋友借,因为失败的可能性极大。”
然后接着又说,“现在,你们每个人留一点吃饭的钱,将剩下的钱全部拿出来。”就是靠这十八个人拼凑起来的闲钱,成为了马云创办阿里巴巴的最初本金。这就是马云的十八罗汉的典故由来,这十八个人也被为十八罗汉。
扩展资料
外界一直有个误区,认为这18个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碰上了狗屎运,一鸣惊人。
看学历,他们几乎都是大学生;看籍贯,来自全国各地;说运气,从中国黄页到阿里巴巴,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提前离职,坚持下来的都是信念异常坚定的人。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都非循规蹈矩之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和创新。最重要的是,敢于一次次归零,重新来过。用逍遥子的话说,阿里人基本都是跳出藩篱寻找自我的人。
这就是当年中国黄页的员工,也是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 阿里上市前夜,最初十八罗汉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