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县南关镇简介
灵石县辖镇,南关镇是2001年由原南关、仁义、西许、富家滩四个乡镇合并组成的。位于灵石县东南部,距县城26公里,东、西、南分别与沁源、汾西、霍州相接。总面积243.48平方公里,人口4.7余万人,南同蒲铁路、108国道、大运公路过境。
南关镇是2001年由原南关、仁义、西许、富家滩四个乡镇合并组成的。位于灵石县东南部,距县城26公里,东、西、南分别与沁源、汾西、霍州相接。境内仁义河、汾河两河交汇,西山、南山、北山三山环拱。辖42个行政村和四个居民区,总面积243.48平方公里,总人口4.7万余人,农业人口23453,耕地面积33909亩。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商业发达,历史悠久,经济以煤焦产业为主,是著名的经济强镇、商业重镇、文化名镇。镇域国土面积占到全县四分之一以上,经济总量占到全县的五分之一以上,是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诸多方面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
第一,它是连接南北的结合地。南关镇及周边地区的秦晋古道,是古代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沟通晋中、临汾两个盆地的咽喉要道,也是南北商贸、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这是南关在区位优势的历史见证。近年来,随着交通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南关镇作为灵石乃至晋中的南大门,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地表现出来。大运高速纵贯南北,北接太原,南连运城,108国道横穿全境,南同蒲线在南关设有站点,并分布着5条铁路专用线。三条纵向交通线把南关与中心城市连接更加紧密。
第二,它是产业发展延伸的承接地。南关镇具有丰富的资源禀赋,煤炭资源几乎遍布全境,依托资源优势,南关工业园区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速度,聚源、宏峰两家大型焦化企业已投入生产,年产值达20亿元。同时,南关镇利用所拥有的宝贵旅游资源,引入资金、人才和先进管理理念,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投入1亿余元,开发石膏山风景名胜区,已被列入晋中市“一城三山四院”旅游开发计划,与此相配套的高档次有特色的餐饮服务业也迅速在周边发展起来。
第三,它是能源、原材料的供给地。南关地区是全县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煤、铁矿、铝钒土、石灰岩、石英砂、矿泉水、木材储量丰富。境内现有年产30—60万吨的大型煤矿3座,年产原煤100余万吨;洗煤厂34家,年洗选能力达350余万吨,机焦厂2座,年产量120万吨,电厂1座,年发电量2亿千瓦时。并且有铁路发运站3个,年总发运量达800万吨。
第四,它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融地。南关地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地处我镇东部的仁义村就是一个传统文化浑厚的古村,作为秦晋古道和灵沁古道相交的重要驿站,是古代灵石乃至晋中举足轻重的商贸重镇,仁义村有旧时庙宇17座,古城门至今巍然屹立。还是灵石著名的武术之乡。留有的古庙大部分保存较好,尤以关帝庙和三官楼风貌最佳。在仁义村内,至今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一段官道,北接太原、南通临汾。
特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突出的承接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决定了南关镇在全县、全市乃至全省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特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镇党委、政府始终把镇区的建设和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并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及城建部门的大力支持,多次召集相关人员座谈、讨论,结合南关镇实际,充分认识到把南关镇列为省级重点镇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今后南关镇发展的主要举措,通过这些举措来提升镇区服务功能,促进镇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汕头企业设立或迁出有什么特点
农业区位分析
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足: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
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东北地区
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3、我国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2)社会经济因素: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技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
4、畜牧业
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2)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
不足: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5、乳畜业
典型地区:西欧、美国东北部、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
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湿润,不利于种植业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2)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捷。
6、大牧场放牧业
典型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离海港近;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7、混合农业(见必修下册书16)
8、郊区农业
典型地区:上海市郊区农业
分析区位:(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工业区位分析
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2)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2、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1)位于